【向党献礼】深中通道,今日通车! ——匠心“监理”,筑梦伶仃,再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4-07-02 09:04:01
历时7年打造,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设计时速100km/h,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中铁武汉大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承担了6.8公里的特长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岛桥结合部非通航孔桥、东西人工岛及水下互通、岛上房建工程等施工监理工作。
在中铁大桥院监理公司,常常能听到有不少“老监理”总是以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项目经历。其中一个项目是刚刚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港珠澳跨海大桥,另一个项目则是今日正式通车的深中通道。
此刻,让我们一起走近深中通道,瞧瞧这座超级工程背后的“监理力量”。
深中通道监理团队
组织更专业

大桥监理团队祝贺深中通道建成通车
管理更规范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

现场监理进行暗埋段CW2-2南侧施工吊装孔预埋件验收
工艺更标准

夜幕下深中通道西人工岛
品质更严格

现场监理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性能抽检

现场监理进行自密实混凝土L型性能抽检
工作更努力

建设百年深中的大桥监理人

现场监理进行越浪泵房屋顶铝板密封胶填充前检查
超级工程背后的“监理力量”
“在广东待了十几年,就只建设了两个项目。”在中铁大桥院监理公司,常常能听到有不少“老监理”总是以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项目经历。其中一个项目是刚刚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港珠澳跨海大桥,另一个项目则是今日正式通车的深中通道。
此刻,让我们一起走近深中通道,瞧瞧这座超级工程背后的“监理力量”。

深中通道监理团队
组织更专业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全长约24公里。其中,长约6.8公里,世界首例使用的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具有“超宽、变宽、深埋、回淤量大”的技术难题,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前所未有。
若将设计与施工采取平行发包模式,经常出现多个监理驻地办管理一个施工单位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监理办按水工、隧道结构等专业,对驻地办及下属监理组进行科学细化及分配,并结合现场实际,实时动态调整。
例如,在东人工岛驻地办下设两个监理组,分别管理东岛填筑及隧道主体结构。同时,针对被切割成两个合同段的沉管预制,
采取“一个驻地办,两个监理组”方式进行统筹管理。当西人工岛岛上建筑开工时,又增设了岛上建筑监理组,不仅推动分工更加明确科学,也使每一位工作人员更好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项目进一步增质提效奠定组织基础。
若将设计与施工采取平行发包模式,经常出现多个监理驻地办管理一个施工单位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监理办按水工、隧道结构等专业,对驻地办及下属监理组进行科学细化及分配,并结合现场实际,实时动态调整。
例如,在东人工岛驻地办下设两个监理组,分别管理东岛填筑及隧道主体结构。同时,针对被切割成两个合同段的沉管预制,
采取“一个驻地办,两个监理组”方式进行统筹管理。当西人工岛岛上建筑开工时,又增设了岛上建筑监理组,不仅推动分工更加明确科学,也使每一位工作人员更好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项目进一步增质提效奠定组织基础。

大桥监理团队祝贺深中通道建成通车
管理更规范
岛隧工程,处于深中通道项目的关键线路上。为最大限度避免偏差,监理团队围绕管理如何更规范,流程如何更科学,协调如何更全面,监督如何更合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例如,在沉管浮运和高精度沉放过程中,由于面临浮运最长距离达55Km,并跨越多个航道,而标准管节重约8万吨,存在因管节变宽段导致重心点偏移的风险,在此背景下,还要务必达到超高对接精度要求,这对监理团队提出了新挑战。
例如,在沉管浮运和高精度沉放过程中,由于面临浮运最长距离达55Km,并跨越多个航道,而标准管节重约8万吨,存在因管节变宽段导致重心点偏移的风险,在此背景下,还要务必达到超高对接精度要求,这对监理团队提出了新挑战。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
为此,监理团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采用“两前一线”等超前部署方式,将各工序调整为平行交叉作业,通过开创沉放“每月一节、东西并进”新局面,成功将局部关键工点缩短了一年工期;不仅如此,还协助项目顺利攻克了超长距离浮运安装等世界级难题,创造了大型管节深水条件下毫米级安装精度等世界纪录,同时也推动项目取得了“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好成绩。

现场监理进行暗埋段CW2-2南侧施工吊装孔预埋件验收
工艺更标准
在监理团队心中,标准,没有一成不变,只有更高、更严、更科学、更具有指导性。为进一步完善岛隧工程质量验收,他们也与标准较起了劲。
为此,在制定、完善《深中通道项目岛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行版)的过程中,监理团队通过实践验证某些指标的确定性,并认真记录相关标准的执行情况,及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致力于能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更多指导。
此外,按照广东省交通厅2017年发布的《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监理团队构筑了大型跨海集群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岛隧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从前期的“一岗双责”转变为“一岗双责+双重预防机制”,通过层层压实监理人员安全责任,更好规范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行为,保证生产安全管理持续处于可控状态。
为此,在制定、完善《深中通道项目岛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行版)的过程中,监理团队通过实践验证某些指标的确定性,并认真记录相关标准的执行情况,及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致力于能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更多指导。
此外,按照广东省交通厅2017年发布的《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监理团队构筑了大型跨海集群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岛隧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从前期的“一岗双责”转变为“一岗双责+双重预防机制”,通过层层压实监理人员安全责任,更好规范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行为,保证生产安全管理持续处于可控状态。

夜幕下深中通道西人工岛
品质更严格
项目自密实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总量近150万立方米,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浇筑规模。
以自密实混凝土为例,32个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需要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约90万立方米,且混凝土与钢壳之间的脱空不能大于5mm,如此高的标准,怎样才能在确保质量稳定达标的情况下实现如此大体量的浇筑?
为此,监理团队从细节入手,在项目研制了自动化浇筑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进行32个小隔仓和2个足尺模型试验,做到了工艺、材料、设备、人员全稳定。过程中,严格做好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7个指标)的检测控制,建立问题库及数据库,定期总结改进,实现了检测频率从60立方米/次优化到90立方米/次,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稳定的前提下,得以高强度的生产。即便试验过程中难免造成一定废弃品,但对于监理团队“该废就废,绝不心软”,决不能因过度追求“节约”,而降低对品质的要求。
经过三年半时间,不仅取得了混凝土强度、自密实混凝土脱空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的好成绩,更将单个管节浇筑工期从过去的100天稳定缩减至30天左右。
以自密实混凝土为例,32个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需要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约90万立方米,且混凝土与钢壳之间的脱空不能大于5mm,如此高的标准,怎样才能在确保质量稳定达标的情况下实现如此大体量的浇筑?
为此,监理团队从细节入手,在项目研制了自动化浇筑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进行32个小隔仓和2个足尺模型试验,做到了工艺、材料、设备、人员全稳定。过程中,严格做好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7个指标)的检测控制,建立问题库及数据库,定期总结改进,实现了检测频率从60立方米/次优化到90立方米/次,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稳定的前提下,得以高强度的生产。即便试验过程中难免造成一定废弃品,但对于监理团队“该废就废,绝不心软”,决不能因过度追求“节约”,而降低对品质的要求。
经过三年半时间,不仅取得了混凝土强度、自密实混凝土脱空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的好成绩,更将单个管节浇筑工期从过去的100天稳定缩减至30天左右。

现场监理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性能抽检

现场监理进行自密实混凝土L型性能抽检
工作更努力
继港珠澳大桥建设之后,岛隧工程业务板块的巩固和拓展也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工作“更努力”,才能擦亮品牌,拓展业务,培养人才。在深中通道的建设中,“更努力”则成为中铁大桥咨询监理人新奋斗目标。
东人工岛上填筑施工及现浇隧道深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必须确保既有沿江高速桥梁位移不大于5mm。这就意味着监理工作必须从每个小工序、小细节抓起。尽管如此,依然出现了报警情况,有桥墩偏移了十几毫米。在此情况下,监理人员立刻赶赴现场进行监测,分析查找原因,并商研解决方案,最终确定通过逐步加载修正偏移等措施,使得桥墩偏移恢复正常。此次事件后,围绕东人工岛填筑施工实行了“一日一会”制度,以杜绝后期其他的潜在隐患。
此外,监理团队还以降低岛面回填高程建议方案,节约关键线路时间约6个月;以救援码头南移建议方案,促使节点比原计划工期提前13个月,成功破解了结构物互相制约导致的关键线路工期突破项目建设总工期目标的难题。
在应对“超级工程”建设的各类惊险时刻,不论是狂风暴雨、台风袭击,还是技术攻关,中铁大桥咨询监理始终冲锋在前。多少次台风中组织撤离的逆行身影,多少次海船上乘风破浪的决然身影,多少次高温天气下挥汗如雨的坚定身影。都在践行“更努力”的承诺。每一步的提升、每一次的磨合都体现着监理团队精益求精的态度,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他们始终秉承“所有工作都是为了项目服务”,在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道路上他们奋勇前行。
东人工岛上填筑施工及现浇隧道深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必须确保既有沿江高速桥梁位移不大于5mm。这就意味着监理工作必须从每个小工序、小细节抓起。尽管如此,依然出现了报警情况,有桥墩偏移了十几毫米。在此情况下,监理人员立刻赶赴现场进行监测,分析查找原因,并商研解决方案,最终确定通过逐步加载修正偏移等措施,使得桥墩偏移恢复正常。此次事件后,围绕东人工岛填筑施工实行了“一日一会”制度,以杜绝后期其他的潜在隐患。
此外,监理团队还以降低岛面回填高程建议方案,节约关键线路时间约6个月;以救援码头南移建议方案,促使节点比原计划工期提前13个月,成功破解了结构物互相制约导致的关键线路工期突破项目建设总工期目标的难题。
在应对“超级工程”建设的各类惊险时刻,不论是狂风暴雨、台风袭击,还是技术攻关,中铁大桥咨询监理始终冲锋在前。多少次台风中组织撤离的逆行身影,多少次海船上乘风破浪的决然身影,多少次高温天气下挥汗如雨的坚定身影。都在践行“更努力”的承诺。每一步的提升、每一次的磨合都体现着监理团队精益求精的态度,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他们始终秉承“所有工作都是为了项目服务”,在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道路上他们奋勇前行。

建设百年深中的大桥监理人

现场监理进行越浪泵房屋顶铝板密封胶填充前检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深知,唯有恪守“坚持、格局、上限、团队”的工作信条,将初心使命镌刻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对承诺的坚守,严格监理,优质服务,让中铁大桥咨询监理成为“值得托付、可堪重任”的代名词,用诚信与担当铸就更多的“超级工程”。未来,中铁大桥咨询监理将继续秉持“更专业、更规范、更标准、更努力”的工作理念,矢志不渝地投身于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之中,慎终如始,以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在乘风破浪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在服务“国之大者”的道路上,监守正道,理向初心,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谱写更多壮丽的篇章!
